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华名医 > 国医大师
编号:12494907
邓铁涛 铁肩担道振中医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10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76期
邓铁涛 铁肩担道振中医

     《中华中医昆仑》人物故事(18)

    学我者必须超过我!继承是手段,振兴中医、发展中医,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,走在世界前头才是我们的共同目的。 ——邓铁涛

    邓铁涛,1916年出生,广东开平人。著名中医临床家、理论家、教育家。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,1938年正式从事中医医疗。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、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,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,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等职。

    在长达70余年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,以内科见长,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等。

    学术上融古贯今,提出“五脏相关”理论,包括脾胃学说继承与发扬、痰瘀相关学说应用、寒温病融合的中医热病理论研究,中医诊法研究与教材建设,以及岭南地域性医学的研究与开拓、近代中医史研究等。发表论文100多篇,著作有《学说探讨与临证》《耕耘集》等,主编有《中医学新编》《实用中医诊断学》(含英文版)等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1993年获广东“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”,1994年获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”荣誉证书。2001年被香港浸会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。当代中医界领军人物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“中医诊法”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2005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(973计划)《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》项目首席科学家。2009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卫生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国医大师。

    积极建言献策

    邓铁涛以集中医临床家、教育家、理论家与战略家于一身的影响力,多次独自或牵头上书中央领导,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。

    1984年初春,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来广州,邓铁涛担任保健医期间,以普通“中共党员”名义写信给中央,信中说:“发展传统医药已明文写入宪法,但我们失去的时间太多了,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使之早日复兴。”徐向前读后,在信上加了意见,转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。6天后,胡耀邦作了“认真解决好中医问题”的批示。中央批示连同信件全文以《邓铁涛同志给徐向前同志的信》为题作为中央政治局参阅文件(1984年5号)印发。不久,国务院讨论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专门机构的问题,请田纪云协助卫生部认真解决好中医问题。事后卫生部中医司把该文件复印件交给邓铁涛。之后,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。邓铁涛的信起了催生作用。1986年12月,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两次“八老上书”

    1990年,当时中央计划精简机构,中医药管理局拟在精简之列。1990年8月3日,邓铁涛联合全国名老中医路志正、方药中、何任、焦树德、张琪、任继学、步玉如,联名给江泽民总书记上书,请求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能只能增加,不要削弱”。10月9日得到答复:同意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全国中医药工作职能。这就是著名的中医界“八老上书”事件。

    1998年,全国刮起“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”风潮。邓铁涛忧心忡忡:“国家要抓大放小,对很多行业可能合适;但在医学界,西医大,中医小,抓西医而放了弱势的中医,岂不‘死火’?”8月11日,他联合任继学、张琪、路志正、焦树德、巫君玉、颜德馨、裘沛然中医老专家,联名上书给朱镕基总理:中医药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知识经济领域,我们千万不可等闲视之;中医小,西医大,改革绝不能“抓大放小”。11月2日,“八老”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答复,后来中西医院校合并风被紧急叫停。这是第二次“八老上书”。两封信均是邓铁涛手笔,行文简练,主题鲜明,言必有中,意味深长。

    邓铁涛晚年更为中医前途命运牵肠挂肚,把自己日思夜想的中医药问题,写成颇能影响医政的论文:《中医学之前途》《试论中医学之发展》《新技术革命与中医》。他说:中医之振兴,有赖于新技术革命;中医之飞跃发展,又将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。能如此畅谈新技术革命与中医,可见邓老不老,他对我国中医事业一片赤诚之心,如生命之火在熊熊燃烧;他铁肩担道,中流砥柱,历尽近百年风雨沧桑;他洞察秋毫,明辩是非,论述中医学之前途与发展,写下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。人们已经习惯把“邓铁涛”看作是中医的符号。(刘小斌陈安琳), http://www.100md.com